东非啄木鸟

Nubian Woodpecker Campethera nubica

东非啄木鸟(英文名:Nubian Woodpecker,学名:Campethera nubica),是䴕形目啄木鸟科绿背斑啄木鸟属的鸟类。广泛分布在非洲的中央与东部地区,自西部的乍得至东部的索马里,南至坦桑尼亚。该鸟种常见且分布广泛,其数量稳定,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其保育状况评定为'最低关注'。其显著特征为雄鸟拥有红色的冠羽和颈背,雌鸟的冠羽为黑色并点缀以白色。

外形特征:东非啄木鸟体长约21厘米(8.3英寸),雄鸟具有红色的冠羽和颈背,脸颊带有红色条纹,而雌鸟则有黑色的冠羽,点缀着白色,颈部红色,颊部有一条黑色带白色斑点的条纹。上体橄榄棕色,有丰富的奶油色斑点和横纹。翅膀绿色至棕色,带有白色横纹,尾巴绿色至黄色,有棕色横纹,羽轴呈金色。喉咙为奶油色,头部、颈部、胸部和腹部为白色,带有黑色斑点和横纹。喙灰色,尖端深色,眼睛红色或粉红色,眼圈灰色,脚橄榄色或灰色。

鸣叫特征:东非啄木鸟发出各种声音,包括清脆的铃声或笛声,重复多次,通常悦耳但有时带有金属质感,常以二重奏形式歌唱。

生活习性:东非啄木鸟主要栖息于开阔的稀树草原林地,尤其偏好有金合欢树和大戟树的环境,也见于灌木区和灌丛。它们是非迁徙鸟类,可在海拔高达2000米(6600英尺)的地区发现。它们通常单独觅食,通过声音与配偶保持联系,主要在树上觅食,偶尔也会在地面寻找蚂蚁和白蚁,同时也会捕食蜘蛛和甲虫。

生长繁殖:繁殖期在埃塞俄比亚为11月至3月,在索马里为1月至2月,有时6月末和11月中旬也能发现鸟蛋,在乌干达为6月至7月,在扎伊尔从2月开始。新巢穴每年由雄鸟主要挖掘,位于腐烂的树桩、栅栏柱子或树干、棕榈树中,通常在已有天然洞穴的地方。领地较大。一窝产2至5枚卵,通常为2或3枚,由两性共同孵化,雄鸟夜间在巢中休息,孵化期未被记录。双亲共同喂养雏鸟,雏鸟期未被记录;成鸟在雏鸟离巢后会陪伴一段时间。巢穴可能被北非响蜜䴕鳞喉响蜜䴕寄生。

区别辨识:班氏啄木鸟赖氏啄木鸟相似,但他们耳部有黑色条纹;也与金尾啄木鸟蒙巴萨啄木鸟相似,但这两者下体为条纹而非斑点。

保护现状:IUCN:LC(无危)

地理分布:东非啄木鸟在非洲东部和东北部广泛分布,包括乍得、刚果民主共和国、吉布提、厄立特里亚、埃塞俄比亚、肯尼亚、索马里、南苏丹、苏丹、坦桑尼亚和乌干达。

其他:

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东非啄木鸟的信息:

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

声明: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,仅供参考,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

粤ICP备17132527号-1 | 隐私政策 | 使用条款 | Ⓒ2017-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